果蔬采后科学与工程团队
一、团队总体情况
果蔬采后科学与工程团队隶属于山东农业大学金沙js5588,团队现有成员11人,其中教授2人,特聘讲座教授1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山东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人。团队主要承担《果蔬贮运学》、《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食品工艺学》、《专业综合实验》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果蔬采后品质变化的生物学机理、果蔬采后保鲜技术,在乙烯控制和利用关键技术、果蔬防腐保鲜技术、鲜切果蔬加工与保鲜等方面享有较高知名度。近5年,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等各类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42篇,授权专利6项。团队获得学校“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并与美国UC Davis分校Caizhong Jiang教授团队合作开展多项研究。团队目标是打造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力的果蔬采后科学与技术团队。。
二、团队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简介
学科带头人:王庆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65年生,山东青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园艺学会(ISHS)鲜切工作组主席,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薯类产后贮藏与加工岗位专家,山东农业大学“1512”工程第一层次人才。主讲本科生的《果蔬贮运学》《食品工艺学》、研究生的《现代果蔬贮运新技术》课程。研究领域为果蔬采后科学与技术。重点研究项目:鲜切蔬菜加工保鲜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果蔬安全保鲜关键技术研发及保鲜剂创制。已主持部、省、横向等各类课题30余项,转化新技术12项,在Food Chemistry、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农业工程学报等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科研成果曾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项(均为第一位获奖人),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研发的果蔬采后品质保持关键技术和乙烯控制、利用等新产品每年在国内外5000多家企业应用,年保鲜果蔬3000多万吨。
学术骨干:石晶盈,女,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果蔬贮藏保鲜创新团队带头人,国际鲜切会议学术委员会委员,食品工程系副主任,食品加工与安全硕士点导师组组长。承担本科生的《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和研究生的《现代果蔬保鲜技术》等课程。研究领域为果蔬采后生物学、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在Critical Rev. Food Sci. Nutri., Food Chem., Postharvest Biol. Technol.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等课题15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临沂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发表教研论文3篇,参编教材3部,指导学生获“山东省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山东省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各1项。于2015年和2017年被评为山东农业大学“青年岗位能手”。先后与江苏黎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蒙阴万华食品有限公司合作,解决了桃子、蒜米、嫩鲜蒜、生姜等果蔬的贮藏保鲜难题,帮助企业增收节支达400多万元。
彭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生,山东郓城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承担本科生的《食品工艺学》、《果蔬贮运学》等课程。研究领域为果蔬采后贮藏保鲜技术、鲜切果蔬加工与保鲜技术、全降解抗菌包装膜等。近年来,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农业厅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项目4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等多项研究。先后在Food Hydrocolloids、Food Chemistry, Food Packaging and Shelf Life、农业工程学报、食品科学等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篇。参编国家一流课程教材1部,参编标准3项。指导大学生SRT项目14项,曾获学校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泰安市高层次人才等称号。
刘佩,女,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生,山东菏泽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食品
科学博士,生物学博士后。2011年于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博士毕业,同年于山东农业大学金沙js5588任教至今。承担本科生《葡萄酒化学》《发酵食品工艺学》《发酵工程最优化控制》《食品工艺学1》《专业综合实验1、2》及研究生《食品生物技术专题》《果蔬采后科学与技术》等理论及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获山东农业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1项、山东农业大学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三等奖1项,获金沙js5588第五届青年教师讲课技能比赛一等奖1项,指导本科生SRT获省级奖励一等奖1项、校级三等奖1项。指导本科生省级SRT项目2项,校级SRT项目8项。研究领域为果蔬鲜切褐变的分子机制、果蔬采后贮藏及保鲜、微生物转化法合成功能性食品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主持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项目4项。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食品科学》、《农学学报》、《保鲜与加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达30余篇,申请专利9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3项。
李清清,女,1983年生。金沙js5588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2017-2018年在山东师范大学工作,2018年至今在山东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工作。2018年加入王庆国教授的果蔬采后团队以及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薯类创新团队后,将JA信号与薯类采后保鲜相结合,开展了鲜切马铃薯褐变控制技术、采后马铃薯绿变控制技术、以及采后苹果溯源技术的研发。申请5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9篇,其中SCI一区杂志发表论文7篇,在Molecular Plant ( IF 21.949) 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被该杂志评为2017年度10篇最佳论文之一,并被F1000Prime评为 “二颗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以及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承担本科生课程《冷冻工艺学》和《食品工艺学》。
刘腾飞,男,汉族,1989年生,湖北天门人,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为马铃薯采后生物学,主要关注马铃薯采后低温糖化现象和块茎发芽控制以及油炸加工品质改良。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论文25篇(SCI收录22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lant Journal、Plant, Cell & Environment、Horticulture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8篇。申请专利6项,参编教材1本。
董田田,女,1990年8月生,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山东农业大学采后果蔬贮藏保鲜团队成员,山东省薯类产业创新团队—保鲜加工岗位骨干成员,曾获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省基科研项目。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鲜切大会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9篇。
宋遵阳,男,汉族,中共党员,1991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果蔬保鲜技术及分子生物学。近年来共发表论文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lant Phys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Horticulture Research、Food Chemistry、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和Food Control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和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1项。
黄明明,博士,讲师,山东农业大学“1512工程”第四层次人选。主要从事新型食品贮藏与保鲜技术,冷源等离子体、高压静电、PVC及PVDC涂膜保鲜等。近几年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等。在Meat Science、Bioelectrochemistry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指导学生参与SRT、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张耸,男,汉族,中共党员, 1989生,山东威海人,理学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7-201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讲《食品工艺学-果蔬贮藏部分》、《食品物流技术》和《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等课程。从事植物衰老、果蔬采后贮藏保鲜方面研究,对于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较为熟悉。研究成果发表在《Frontiers in nutririon》、《Foods》、《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Meatbolites》、《Agriculture-Basel》、《New Phytologist》、《The EMBO Journal》、《植物生理学报》等杂志上2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国家专利1项。指导本科生获得第13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三等奖一项,指导校级SRT 三项。近三年先后主持山东省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山东省青年创新团队项目等3个省部级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各1项。
三、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主持人 | 经费(万) |
1 | 果蔬绿色化学保鲜剂的研发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5BAD16B03 | 王庆国 | 85 |
2 | 水果适温冷链物流保鲜关键技术研发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2BAD38B03-4 | 王庆国 | 105 |
3 | 1-甲基环丙烯液体保鲜剂的生产及产业化应用 |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SQ2012ECC600028 | 王庆国 | 100 |
4 | 蒜薹保鲜新技术产业化应用与示范 |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1/04-2013/04 | 王庆国 | 60 |
5 | NO诱导桃果实抗病中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及其介导的蛋白亚硝基化修饰的作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31570688 | 石晶盈 | 75 |
6 | NO对采后桃果实苯丙氨酸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诱导抗病性形成的关系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2/31101371 | 石晶盈 | 25 |
7 | 马铃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PI的转录调控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20/31901752 | 刘佩 | 20 |
8 | 番茄转运蛋白SlJAT1调控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的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9/31800230 | 李清清 | 24 |
9 |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薯类产后贮藏与加工岗位专家 |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化创新团队支撑项目,2016/01-2020/12 | 王庆国 | 125 |
10 | 安全果蔬保鲜剂的创制 | 山东省农业重大创新课题,2014/07-2016/06 | 王庆国 | 50 |
11 | 生姜安全保鲜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 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2016/06-2019/05 | 石晶盈 | 50 |
12 | 马铃薯物流保鲜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研发与应用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9-2017/08 | 王庆国 | 25 |
13 | 新型生物保鲜剂防治桃果实采后病害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GNC113009 | 石晶盈 | 25 |
14 | 植物精油在壳聚糖膜中的动态释放及对膜透气性和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 | 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ZR2017MC051 | 彭勇 | 15 |
15 | 鲜切马铃薯褐变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功能分析 | 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ZR2013CM012 | 王庆国 | 10 |
16 | NO对采后桃果实苯丙烷代谢的影响及其与诱导抗病性形成的关系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104605 | 石晶盈 | 10 |
17 | 果蔬生物防腐保鲜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 |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项目,2020KJE007 | 石晶盈 | 15 |
18 | 嫩鲜蒜安全保鲜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应用 | 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苏北专项),XZ-SZ201848 | 石晶盈 | 46 |
19 | 鲜切蔬菜加工及保鲜项目 | 横向课题(山东莘投集团),2018/01-2021/01 | 王庆国 | 700 |
20 | 钙离子介导GABA支路响应NO诱导桃果实抗褐腐病的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32271927 | 石晶盈 | 55 |
21 | 高产共轭亚油酸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和基因工程改造及产品开发和应用 | 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2021TSGC1263,2021.07-2023.07 | 刘佩 | 15 |
22 | E3泛素连接酶MaRING1介导的MaABI5-like稳定性参与ABA调控粉蕉果实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23/32202554 | 宋遵阳 | 30 |
23 | SUMO化修饰调节番茄果实成熟的机制研究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3/ZR2022QC178 | 张耸 | 15 |
24 | 新型果蔬保鲜剂原药筛选及其应用研发 |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2023/2022KJ331 | 张耸 | 10 |
25 | 马铃薯PPO活性的调控机制及技术研究 | 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2020/202003038 | 张耸 | 3 |
26 | 切前L-半胱氨酸处理抑制鲜切苹果褐变的技术和机理研究 | 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ZR2022MC102 | 彭勇 | 10 |
27 | 饥饿胁迫诱导的Tol-Pal系统对沙门氏菌细胞膜和内稳态的影响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23/32202142 | 黄明明 | 30 |
28 | 液泡膜糖转运蛋白StTST1参与调控马铃薯低温糖化的功能研究和机制解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2101781 | 刘腾飞 | 30 |
四、主要科研成果(奖励、专利、标准等)
序号 | 成果名称 | 奖励级别 | 时间 |
1 | 果蔬采后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及新产品研发与应用 | 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 2015年 |
2 | 蒜薹精细贮藏保鲜技术研发、集成及产业化应用 |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11年 |
3 | 鲜食加工兼用黄桃新品种—钻石金蜜的选育与示范 | 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2011年 |
4 | 一种控制鲜切马铃薯褐变的新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 2015年 |
5 | 一种葡萄保鲜纸及生产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 2015年 |
6 | 一种蒜薹防腐保鲜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 2012年 |
7 | 一种防止黄冠梨采后果皮褐变的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 2012年 |
8 | 一种防治桃果实褐腐病的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 2017年 |
9 | 一种预防鲜切山药新型褐变的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 2017年 |
10 | 一种植物乳杆菌生物转化共轭亚油酸的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 2011年 |
11 | 一株产挥发性抑菌气体的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应用 | 国家发明专利 | 2019年 |
12 | 一株高地芽孢杆菌菌剂的制备及应用 | 国家发明专利 | 2019年 |
13 | 烘焙食品包装盒 | 外观设计专利 | 2021年 |
14 | 酸奶酒玻璃包装瓶 | 外观设计专利 | 2021年 |
15 | 饮料包装瓶 | 外观设计专利 | 2021年 |
16 | 苹果包装袋 | 外观设计专利 | 2021年 |
17 | 一种快速检测山药褐变的试剂盒 | 实用新型专利 | 2022年 |
18 | 一种“紫包金”薯糕及其加工方法 | 国家发明专利 | 2022年 |
19 | 一株高产AVG的链霉菌及其应用 | 国家发明专利 | 2023年 |
20 | 马铃薯StGLK1基因在抗低温糖化中的应用 | 国家发明专利 | 2020年 |
21 | 马铃薯StMADS10基因及其在抗低温糖化中的应用 | 国家发明专利 | 2020年 |
22 | 马铃薯CISR1基因及其在抗低温糖化中的应用 | 国家发明专利 | 2021年 |
23 | 马铃薯CISR2基因及其在抗低温糖化中的应用 | 国家发明专利 | 2022年 |
24 | 天冬氨酸抑制果蔬组织变色的新用途 | 国家发明专利 | 2022年 |
主要奖励证书
主要专利证书
五、代表性论文、著作
序号 | 论文名称 | 刊物名称 | 收录情况 | 作者 |
1 | Enzymatic browning and polyphenol oxidase control strategies. | 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2023, 81: 102921. | SCI:10.279 | 王庆国 |
2 | Application of exogenous ethylene inhibits postharvest peel browning of ‘Huangguan’ pear |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7, (7): 1-11 | SCI:6.627 | 王庆国 |
3 | Effects of postharvest curing treatment on flesh colour and phenolic metabolism in fresh-cut potato products | Food Chemistry, 2015, 169: 246-254 | SCI:9.231 | 王庆国 |
4 | A novel aspartic protease inhibitor inhibits the enzymatic browning of potatoes |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21, 172: 111353 | SCI:6.751 | 王庆国 |
5 | 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s reduce enzymatic browning of potato by lowering the accumulation of free amino acids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20, 68(8): 2467-2476 | SCI:4.192 | 王庆国 |
6 | Aspartic aci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enzymatic browning of potato by regulating the gen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brown product |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20, 166: 111209 | SCI:6.751 | 王庆国 |
7 |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 multifarious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improvement of lipopeptides produced by Bacillus |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23 | SCI:12.104 | 石晶盈 |
8 | GABA keeps nitric oxide in balance by regulating GSNOR to enhance disease resistance of harvested tomato against Botrytis | Food Chemistry, 2022, 392, 133299. | SCI:9.231 | 石晶盈 |
9 | Enhancing the resistance of peach fruit againstMonilinia fructicolausing exogenous nitric oxide by activating the gamma-aminobutyric acid shunt |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23, 200, 112314. | SCI:7.001 | 宋遵阳,石晶盈 |
10 | Antifungal activity of 1-octen-3-ol against Monilinia fructicola and its ability in enhancing disease resistance of peach fruit | Food Control, 2022, 135, 108804. | SCI:6.652 | 石晶盈 |
11 | Exogenous nitric oxide enhances disease resistance by nitrosylation and inhibition of S -nitrosoglutathione reductase in peach fruit |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20, 11: 543 | SCI:4.402 | 石晶盈 |
12 | Effect of emulsifier 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 (HLB) on the release of thyme essential oil from chitosan films | Food Hydrocolloids, 2019, 97: 105213 | SCI:7.053 | 彭勇 |
13 | Effect of the added polysaccharide on the release of thyme essential oil and structure properties of chitosan based film | Food Packaging and Shelf Life, 2020, 23: 100467. | SCI:4.244 | 彭勇 |
14 | Plant extracts such as pine nut shell, peanut shell and jujube leaf improved the antioxidant ability and gas permeability of chitosan film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20, 148: 1242-1250. | SCI:5.162 | 彭勇 |
15 | Overexpression of mitochondrial phosphate transporter 3 severely hampers plant development through regulating mitochondrial function in Arabidopsis | PLos One, 2015, 10(6): 1-14 | SCI:2.806 | 刘佩 |
16 | Overexpression of StCYS1 enhances salt stress resistance in potato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20, 19(9): 2239-2246 | SCI: 4.021 | 刘佩,王庆国 |
17 | RING finger protein RGLG1 and RGLG2 negatively modulate MAPKKK18 mediated drought stress tolerance in Arabidopsis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21, 63:484-493 | SCI:9.004 | 刘佩 |
18 | Transporter-mediated nuclear entry of jasmonoyl-isoleucine is essential for jasmonate signaling | Molecular Plant, Volume 2017, 10 (5): 695-708 | SCI: 21.949 | 李清清 |
19 | A novel anti-browning agent 3-mercapto-2-butanol for inhibition of fresh-cut potato browning |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2020, 170: 111324 | SCI: 6.751 | 李清清,王庆国 |
20 | The stability of cell structure and antioxidant enzymes are essential for fresh-cut potato browning. |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3: 112449. | SCI,7.425 | 李清清 |
21 | Phb3 regulates lateral root primordia formation via no-mediated degradation of auxin/indole-3-acetic acid proteins.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22, 73(12): 4034-4045. | SCI,7.378 | 李清清 |
22 | Nitric oxide is essential to keep the postharvest quality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 Horticulturae, 2023, 9(2): 135. | SCI,2.923 | 李清清,王庆国 |
23 | 绿变马铃薯的转录组学分析 | 分子植物育种 已接受 | 中文核心 | 李清清 |
24 | 番茄中ABC转运蛋白SlABCG23调控茉莉酸信号途径 | 园艺学报,2023,50(3):559-568 | 中文核心 | 李清清 |
25 | Differences in cellular damage induced by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 betwee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 Bioelectrochemistry, 2020, 132: 107445 | SCI:4.72 | 黄明明 |
26 | SUMO E3 ligase SISIZ1 facilitates heat tolerance in tomato | Plant & Cell Physiology, 2018, 59: 58-71 | SCI:4.062 | 张耸 |
27 | Plant Transcriptome Reprograming and Bacterial Extracellular Metabolites Underlying Tomato Drought Resistance Triggered by a Beneficial Soil Bacteria | Metabolites. 2021, 11(6): 369 | SCI:5.581 | 张耸 |
28 | A Tomato Putative Metalloprotease SlEGY2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rmotolerance | Agriculture. 2022, 12(7): 940 | SCI: 3.48 | 张耸 |
29 | Maintaining the quality of postharvest broccoli by inhibiting ethylene accumulation using diacetyl | Frontiers in Nutrition. 2022, 9 | SCI: 6.59 | 张耸,王庆国 |
30 | Recent advances of polyphenol oxidases in plants | Molecules, 2023, 28(5): 2158 | SCI:4.927 | 张耸 |
31 | 马铃薯块茎中多酚氧化酶互作蛋白的筛选 | 食品科技,2023年04期 v.48;No.378 8-16页 | 中文核心 | 张耸,王庆国 |
32 | 调环酸钙协同硝酸钙控制采后富士苹果苦痘病 | 食品科学, 2020, 41(3): 205-211 | EI | 彭勇,王庆国 |
33 | MaBEL1 regulates banana fruit ripening by activating the cell wall and starch degradation-related genes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 SCI:9.106 | 宋遵阳 |
34 | F-box protein EBF1 and transcription factor ABI5-like regulate banana fruit chilling-induced ripening disorder | Plant Physiology | SCI:8.005 | 宋遵阳 |
35 | Glutamic acid can prevent the browning of fresh-cut potatoes by inhibiting PPO activity and regulating amino acid metabolism |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3, 180, 114735. | SCI:6.056 | 宋遵阳,刘佩,石晶盈 |
36 | Short-term warming inhibits polyphenol oxidase activity and influences free amino acid accumulation and de novo synthesis of tyrosine in fresh-cut potato |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22, 186:111830 | SCI:6.751 | 刘佩,王庆国 |
37 | Exogenous proline treatment inhibiting enzymatic |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22,184, 111754 | SCI:6.751 | 刘佩,王庆国 |
38 | 苹果香气物质的组成、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 | 北方园艺,2023,1:119-127 | 中文核心 | 刘佩 |
39 | 赖氨酸和精氨酸复配处理对鲜切苹果褐变的影响 | 保鲜与加工,2020,20(5):1-8. | 中文核心 | 刘佩,王庆国 |
40 | 超表达StCYS1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酶促褐变的影响 | 农学学报,2020,10(6):86-93 | 中文核心 | 王庆国 |
41 |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黄冠’梨低温贮藏下果皮褐变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农学学报,2020,10(02):85-91 | 中文核心 | 刘佩 |
42 | Suppression of the tonoplast sugar transporter, StTST3.1, affects transitory starch turnover and plant growth in potato | The Plant Journal 2023, 113, (2), 342-356. | SCI: 7.091 | 刘腾飞 |
43 | Leaves and stolons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phytochrome F in potato flowering and tuberization | The Plant Journal, 2023, 113, (2), 402-415. | SCI: 7.091 | 刘腾飞 |
44 | Cytosolic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s play crucial roles in controlling cold‐induced sweetening and apical dominance of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tubers |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2017;40:3043–3054 | SCI: 7.974 | 刘腾飞 |
45 | Potato tonoplast sugar transporter 1 controls tuber sugar accumulation during postharvest cold storage | Horticulture Research, 2023, 10(4).10.1093/hr/uhad035 | SCI: 7.291 | 刘腾飞 |
46 | Suppression of the tonoplast sugar transporter StTST3. 2 improves quality of potato chips |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022, 269, 153603. | SCI: 3.686 | 刘腾飞 |
预防皇冠梨果皮褐变技术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17, (7):1-11
延迟苹果衰老技术
预防桃子采后腐烂技术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17, 97(9): 3030-3038.
一株高地芽孢杆菌菌剂的制备及应用,国家发明专利,2019
保鲜剂产品
六、团队活动
团队注重学术交流,于2019年8月承办了第四届国际鲜切大会,来自20多个国家的学者共同探讨鲜切果蔬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此外,团队每年联合山东营养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举办一次全国性的果蔬保鲜会议,并多次邀请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
承办2019年第四届国际鲜切大会(与会代表及会议现场)
2018年全国果蔬保鲜技术及产业发展研讨会
邀请美国UC Davis的Caizhong Jiang教授举办讲座
指导研究生获奖情况